尚经起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资讯

在线快手秒刷评论赞网站 - 刷钻网全网最低价_全网最低免费刷抖音双击

时间:2024-07-01 17:18 评论
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一再突破历史纪录,但在国际能源署看来,要达成“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仍需要翻一倍以上。多国加快氢能布局,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随后俄罗斯政府批准氢能发展构想,根据构想,俄罗斯发展氢能产业将分三阶段进行。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发布《氢能战略》。...

自助下单地址(拼多多砍价,ks/qq/dy赞等业务):点我进入

一、国际能源重大事件

一、COP26形成多项成果,为落实《巴黎协定》奠定基础

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6)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举行的首次缔约方会议,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节点。 大会在各项关键问题的谈判中取得进展,最终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达成共识,形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协定》等数十项决议,为全面实施气候协定奠定了基础。 《巴黎协定》。

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方面,大会最终确定并完善了《巴黎协定》规则手册,其中就《巴黎协定》第六条有关碳排放的基本规范达成一致。市场,这将使《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成为可能。

关于化石燃料,气候协议首次明确提及,呼吁各国“减少”煤炭使用,减少“低效”化石燃料补贴。 46个国家、32家企业和其他机构签署了《全球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型声明》,承诺逐步淘汰现有燃煤电厂,其中23个国家首次承诺逐步淘汰煤电。 银行和金融机构已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即汇丰银行和富达国际等国际信贷机构将终止对新燃煤发电项目的融资。 29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国际公众支持清洁能源转型的声明》,承诺在2022年底前停止对没有减排措施的国际化石能源项目的公众支持,特定情况除外。

关于减排承诺,在COP26之前和期间,绝大多数缔约方都提交了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 根据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速度为2.7摄氏度,属于较低的水平。 这比五年前根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计算的 3.6°C 升温有了显着改善。 截至COP26结束,全球已有151个国家加入净零排放承诺行列。 这些国家占全球 GDP 的 90% 和全球排放量的 89%。

在甲烷排放方面,105个国家签署了《全球甲烷承诺》,各方同意采取自愿行动,到203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减少30%以上,预计将使全球气温升高2050 降低 0.2 摄氏度。

关于气候融资全球能源,会议强调需要“动员所有来源的气候融资,以达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水平,包括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支持,使总额超过每年 1000 亿美元”。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始终在本次会议上以建设性态度与有关各方积极沟通磋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美联合发表的《2020年中美格拉斯哥关于加强21世纪气候行动的联合声明》承诺,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在结合各国国情,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双方同意成立“21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特别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同意就甲烷排放、向清洁能源转型等一系列问题采取措施和脱碳。

二、油、气、煤、电价格飙升,能源缺电蔓延全球

2021年,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天然气、原油、动力煤等一次能源价格暴涨,创近年新高。 天然气是本轮能源价格上涨的领头羊。 先是欧洲天然气价格领涨,随后涨幅扩大至亚洲等地现货市场。 天然气成为2021年涨幅最大的能源商品。与此同时,天然气价格的飙升引发了煤炭、原油等替代能源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带动煤炭、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迅速上升。 油价方面,10月下旬WTI原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创2014年以来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也突破86美元/桶,涨幅超过比年初增加了 60%。 气价方面,截至11月底,欧洲TTF主力合同价收于30.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2年1月亚洲现货LNG到岸价达32.08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均处于历史高位。 煤炭价格方面,10月上旬煤炭价格创历史新高。 例如,欧洲的动力煤进口价格达到每吨298美元。 目前,国际煤炭价格仍在高位运行。 随着各种化石燃料价格上涨,许多国家的电价也持续上涨,达到历史高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短缺问题正波及全球。 随着冬季供暖需求上升,能源紧缺的影响持续发酵。

本轮能源价格飙升和供应紧张是长期和短期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市场基本面来看,在供给端,2020年疫情的爆发将导致各国去产能,而2021年的疫情反复使得产能缺口无法完全恢复。 库存低于平均水平; 需求端,虽然全球经济屡受疫情冲击,但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经济复苏通道,拉动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气候因素,尤其是极端气候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例如,年初的极端寒冷天气和夏季罕见的高温,增加了居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 2021年北半球夏季持续高温与雨季降水减少形成鲜明对比,巴西、阿根廷等南半球国家也遭遇严重干旱。 减少增加了这些国家对火力调度的需求; 受气候影响,2021年北半球整体风量普遍下降,上半年多国风力发电骤降,火电替代需求激增,最终导致价格上涨天然气、原油、动力煤等传统能源。 飙升。 此外,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大量能源企业缩减传统能源相关业务,碳排放管控日趋严格,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能源系统的结构性矛盾。

三、“欧佩克+”坚持适度增产,美国等国释放原油储备

2021年7月18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发表公报称,与会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自2021年8月起将原油总产量增加40万桶/日,直至自愿减产。每天将淘汰 580 万桶。 12月2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2021年8月以来的增产路线,2022年1月继续释放40万桶/日的原油增产。“欧佩克+”表示,将继续交收关注后续疫情发展和市场变化,必要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需求锐减后,“欧佩克+”各方于2020年4月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创纪录减产970万桶/日,减产调整为770万桶数月后,进一步调整为720万桶/日,从2021年1月起,再根据市场走势按月调整减产配额。 到7月份,“欧佩克+”减产规模约为580万桶/日,这也是2020年4月达成的协议。随后几个月,全球能源成本上升逐渐引发各界担忧,而国际油价的飙升也成为通胀的驱动力之一。 在此背景下,市场呼吁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减产联盟增加原油供应。 但“欧佩克+”一直坚持每月40万桶/日的适度增产。

11月23日,白宫宣布,美国能源部将从战略原油储备中释放5000万桶原油,最早将于12月中下旬投放市场,以缓解经济复苏期间石油供需错配降低油价。 与此同时,美国呼吁其他国家合作释放原油储备。 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宣布释放原油储备。 日本政府宣布将与美国合作释放战略原油储备以稳定油价,并在不违反石油储备法的前提下释放本国过剩的原油储备。 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将释放约420万桶原油储备。 印度政府表示将从其约3800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中释放500万桶原油,“如果需要,我们可能会考虑稍后释放更多库存”。 韩国政府表示,韩国将与日本、印度等主要石油消费国一道,参与美国提出的原油储备联合释放。 英国政府表示,英国将允许自愿释放私人持有的原油储存项目,其储量约为150万桶。 11月24日,我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安排释放国家储备原油,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并发布相关信息及时。

此次联合行动将是十年来首次多个国家共同释放原油储备。 此举旨在通过暂时增加供应来稳定油价,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业内普遍认为,美国等国宣布释放原油储备是对说服“欧佩克+”增产失败的回应。 从结果来看,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在美国发布原油储备消息的当天小幅上涨。 原油储备释放主要是应对原油供应震荡和油价异常上涨,但难以解决供需矛盾的根本性问题。 供需结构是决定油价长期走势的决定性指标。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石油市场尚未迎来充足的原油供应量之前,油价很可能难以出现有意义的回落。

四、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再创新高

2021年,各国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原材料价格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全球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加速增长。 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可再生能源2021》报告。 预计2021年全球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总量将再创新高,达到约290吉瓦。 同比增长3%,仅光伏装机就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风电和水电。 当前高企的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不断上涨的化石燃料价格也让可再生能源更具竞争力。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将进一步加快。 2021-202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比2015-2020年增加50%。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增加60%以上,合计达到4800吉瓦全球能源,相当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发电和核电装机容量的总和。 届时,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近95%,其中光伏将占一半以上。 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屡创新高,但据国际能源署称,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速仍需翻一番以上,才能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气候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 .

五、全球燃煤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将超过低碳电力供应增速,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也将增加煤电需求。 燃煤发电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煤炭总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 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煤炭2021》报告称,2021年全球燃煤发电量有望增长9%,达到10350太瓦时,创历史新高,煤炭在全球的比重权力结构预计为36%。 比2007年峰值低5个百分点。尽管受疫情反复影响,包括发电、工业和其他用途在内的煤炭总需求预计增长6%,接近2013年和2014年的历史高位。全年全球煤炭贸易预计增长5%,增加7000万吨,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动力煤贸易增长7%,冶金煤贸易与2020年持平。

IEA 表示,全球煤炭发电量在 2021 年飙升至新的年度记录,破坏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并可能使全球煤炭需求在 2022 年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许多国家都做出了减少或退出煤炭的承诺,但煤炭的命运最终取决于各国履行承诺的速度和效率。 世界要努力将排放量减少到净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多国氢能布局加速,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2021年8月,德国国家氢能委员会发布了《德国氢能行动计划2021-2025》,分析了到2030年氢经济的增长预测,提出了包括获取绿氢在内的80项措施,以有效实施国家氢战略。 2021年以来,德国围绕氢能的研发和应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政府资助总额超过87亿欧元,有力支持了德国氢能市场全价值链的增长。 随后,俄罗斯政府批准了氢能发展的概念。 按照构想,俄罗斯氢能产业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俄罗斯政府预测,到2024年,俄罗斯的氢气供应量将达到20万吨; 到2035年,将达到200万至1200万吨; 到2050年,将达到1500万至5000万吨。 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发布了《氢能源战略》。 该战略预测,到2030年,英国氢能经济规模将达到9亿英镑,创造超过9000个优质就业岗位; 到 2050 年,英国 20% 至 35% 的能源消耗将基于氢气。 经济规模将达到 130 亿英镑,并增加 100,000 个工作岗位。 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政府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制氢、储运、氢气利用等方面将有相应的政府资金和投资支持。

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深入发展,氢能作为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有望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氢能在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为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 近一两年,多国政府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政策支持成为氢能规模化增长的关键因素。 据麦肯锡统计,目前全球已公布的大型氢能项目超过520个,氢电解产能超过9000万千瓦。 其中,2021年公布的大型氢能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00%,这些项目将转化为1800万吨“清洁氢”供应。 考虑到政府目标的实现和对设备价值链的支持投资,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产业总支出将增长到6000亿美元以上。

七、全球碳定价机制快速推进,欧盟碳价年内翻番

2021年一季度,中德英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陆续启动。 英国碳市场涵盖了此前被纳入欧盟碳市场的排放量,而德国和中国碳市场的建立将扩大全球碳排放量。 市场规模。 4月,加拿大正式实施新一轮碳税。 根据加拿大联邦碳定价机制,加拿大政府对温室气体征收的碳税将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升至每吨40和50加元,之后每年增加15加元,直至达到170 2030年每吨加元。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确定了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征税计划。 建立CBAM的决议此前已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 欧盟计划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为期三年的过渡阶段,2026年正式启动CBAM。初期计划从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等行业启动该机制行业; 未来,收集范围可能会扩大到其他高排放行业。

在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众多实践中,碳定价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碳定价体系逐渐成熟,参与国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 世界银行《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64个碳定价机制在运行,覆盖2020年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产生收入的21%以上。 2021 年 530 亿美元,收入增长主要受欧盟碳配额价格上涨的推动。

自2021年以来,欧盟碳配额的价格一直在上涨。 一方面,欧盟推出的一系列绿色复苏计划对碳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一方面,欧盟气候政策不断收紧,碳排放管控日趋严格。 在欧盟“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中,碳市场改革提出进一步收紧碳交易市场,降低碳配额总量。 欧盟在COP26上宣布的一系列计划及其参与的各项国际气候行动宣言,直接增加了欧盟碳市场参与者对配额长期稀缺的预期。 此外,欧盟能源市场的联动加强了天然气、动力煤和碳配额之间的影响,相互推高了价格。 截至11月底12月初,欧盟碳价已逼近80欧元/吨。 与1月4日欧盟碳市场第四交易阶段启动时34欧元/吨的价格相比,2021年欧盟碳价一年涨幅超过一倍。 目前,全球大部分碳排放交易发生在欧洲,而欧盟碳价的持续上涨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球对碳交易的关注度。

八、“北溪二号”管道工程持续动荡,今冬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2021年9月中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北溪2”项目已全面建成,年底前投产。 11月16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表示,由于“北溪2号”的所有者并未按照德国《能源工业法》对独立交通网络运营商的要求设立运营子公司,因此,暂停认证。 相关资产和员工转移至子公司后,认证工作将重新开始,为期4个月。 此举为这个有争议的项目设置了新的障碍,推动欧洲天然气期货走高。

俄罗斯目前输往欧洲的管道能力约为每年2100亿立方米,其中途经乌克兰的管道约占一半。 “北溪2”跨波罗的海直通俄罗斯和德国,设计输气能力550亿立方米/年。 该管道一旦投入使用,将成为俄罗斯绕过乌克兰等国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主要通道。 天然气供应能力将大大增强。 由于俄罗斯、德国、其他欧洲利益相关者和美国的多方博弈聚集在这条输气管道项目的背后,从规划之日起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叠加当前全球天然气价格高企、供应紧张的局面,国际市场对“北溪二号”项目格外关注。 俄罗斯今冬加大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前景,与“北溪二号”获批密切相关。 管道批准的任何延迟都会引起市场对供应限制的担忧。 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争端让“北溪2”的审批变得更加复杂,美国采取的制裁措施也是影响项目进展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下半年以来,该项目屡遭美国政府严厉制裁。 2021年以来,美国对“北溪2”进行了多次制裁。 目前看来,“北溪2”似乎无法缓解今冬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欧洲近期天然气供应形势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九、油气巨头减碳压力加大,加速低碳转型

2021年5月,荷兰海牙地方法院裁定,壳牌到2030年必须在2019年的基础上减少45%的净碳排放,使壳牌到2030年的减排目标在2016年的基础上大幅提高20%。 ”目标。判决书中写道,壳牌有义务通过实施公司政策确保壳牌、其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碳排放量减少。同月,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受到投资者的压力。其中,“引擎No.1”,一家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冲基金,成功拿下埃克森美孚至少两个董事会席位,雪佛龙股东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减排决议,要求雪佛龙减少产品碳排放。

尽管宣布了净零排放目标或采取了相应的减碳措施,但许多跨国油气企业还是遭遇了来自法律、社会乃至投资者的挑战,这表明传统油气行业面临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据了解,荷兰海牙地方法院对壳牌的判决是全球首例由法院确定的企业减排目标。 壳牌未来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来自投资者的压力也在迫使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在碳减排领域保守的石油公司调整长期发展战略,加大转型力度。

10月,雪佛龙宣布了到2050年实现运营碳净零排放的目标。这是雪佛龙首次对排放做出如此长期的战略承诺。 排放项目,以及 80 亿美元用于低碳领域。 随后,埃克森美孚宣布计划斥资约 4 亿美元扩建其位于怀俄明州 LaBarge 的碳捕集和封存设施。 该设施捕获的二氧化碳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设施都多,每年捕获约 6 至 7 百万吨,占全球总量的近 20%。 扩建将使它每年能够额外捕获 100 万吨二氧化碳。

二、问题与展望

一、“黑天鹅”事件频发,能源系统整体安全受到挑战

2021年2月中旬,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 发电系统在寒潮的袭击下迅速崩溃。 数百万人遭受停电。 供需的极度失衡导致电价飙升。 德州批发电价较平时上涨近200%。 次。 3月23日,一艘巨型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拥堵长达175小时。 全球海上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运输成本增加,货物交付延迟,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 5月7日,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系统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mpany遭到网络攻击而停止运营,导致美国东海岸和美国东海岸的油品供应出现混乱。油价急剧上涨。

2021年以来,多起“黑天鹅”事件发生,引发了行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德克萨斯州寒潮的影响暴露了美国能源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支持能力不足; 苏伊士运河的堵塞暴露了全球供应链运输的脆弱性。 一旦重要的物流运输路线受阻或受阻,能源产业必然陷入瘫痪; 对 Colonial 管道的网络攻击暴露了能源基础设施在网络攻击面前的脆弱性。 网络攻击已经成为现代能源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并且比自然灾害威胁更具针对性和破坏性。 这些事件至少引发了区域市场,并引发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让各国意识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能源供应系统存在巨大的攻击和中断风险隐患。 受不确定因素挑战,能源基础设施韧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2、能源供应问题或长期存在,能源低碳转型需科学把握节奏

自 COVID-19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能源市场进入剧烈波动期。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supply-demand imbalances have superimposed each other, and energy prices have plummeted and soared. The emergence of soaring energy prices and supply shortages in 2021, in addition to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fundamental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replacement of old and new energy system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the energy supply system to cope with sudden climate change. The global energy structure i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from traditional fossil energy to renewable energy. Coal-based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is restricted. In the face of extreme climate impacts and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mittent energy is fully manifested,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balance is further intensified.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tried and explored energy transformation for a long time, but judging from the soaring energy prices, even the "leader" of global energy transformation, Europe has not been able to cope with extreme climate well The impact of changes on the energy supply system has expos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nergy system in terms of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As a result, when the climate cause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renewable energy, short-term price fluctuations are induced, which in turn leads to differences in the energy supply between different energy types and regions. Conduction and diffusion between the two led to a rise in global energy pric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extreme weath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 the future, it is possible that energy price surges and supply shortages similar to this round will appear periodically with the emergence of extreme weather. Sex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In a globalized world, energy supply problems are likely to be widespread and long-lasting, especially as emergencies disrupt supply chains and cut investment in fossil fuel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IEA said. For this reason, when the old and new energy systems are in transition, the rhythm and intensity of carbon redu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hould be arranged in a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manner, and conventional energy and new energy should be coordinated. The bottom-line guarantee function ensures the stable and reliable supply of the energy system.

Curated by: Qi Zhengping and Cui Xiaoli

Coordinator: Li Baisheng Yang Yongming

Writer: Cui Xiaoli for the first article; Qiu Lijing for the second article; Liu Chunli for the third article; Han Jiyuan for the fourth article; Li Dandan for the fifth article; Wang Xuechen for the sixth article; Yang Yongming for the seventh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