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经起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资讯

免费刷访客网站 - 无限免费刷快手双击_抖音刷赞平台推广qq网站低价

时间:2024-06-29 14:43 评论
台湾泥鳅与普通泥鳅相比,在生长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台湾泥鳅可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参考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在许多地方存在一定的规模,养殖效益高低不一,该老渔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他的养殖方法密切相关。台湾泥鳅养殖塘口三、商品泥鳅养殖管理为了便于分析养殖情况,我们选择其中一个5亩塘口的泥鳅产量和效益进行汇总和总结,具体情况见表3。注:此结果选取2017年台湾泥鳅养殖情况...

自助下单地址(拼多多砍价,ks/qq/dy赞等业务):点我进入

台湾泥鳅广泛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等地,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多年来,泥鳅一直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出口量远超黄鳝。 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上优势明显,养殖规模较小。 目前,台湾泥鳅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参考养殖品种。 泥鳅养殖在很多地方都具有一定规模,养殖效益参差不齐。 老渔夫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与他的耕作方式密不可分。

1、池塘条件

1 池塘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周围环境安静,排水方便,底泥呈中性或弱酸性。 池口面积5~10亩,水深1.5~1.8米,坡度1:(4~5),池壁夯实不漏水。 每亩水面设置6片圆盘式微孔增氧盘,并设置空中防鸟网和地面防鼠网,防止滋生天敌。

台湾泥鳅养殖池

2池塘准备

春季放苗前,用甲氰菊酯、生石灰清池,用过硫酸钾复盐、增氧颗粒改良基质。 池塘加水后,利用糖蜜发酵液、酵母菌、腐植酸钠、磷酸二氢钾、光合杆菌乳酸菌等物质,综合调节水质,创造适宜放苗时养殖的水质。

池塘四周可种植少量水草,以利遮荫,改善水质。 水草品种可选用荸荠、空心菜、莲藕、水葫芦、水葫芦等。

2、育苗

1 防溅袜

清明节后气温回升,泥鳅开始繁殖,5月上旬放养泥鳅泼。 见表 1。

水花入塘前,用氨基酸肥和光合细菌培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 泥鳅苗入塘后水上养殖泥鳅,可以吃到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 经过10~15天的栽培水上养殖泥鳅,水花长成3~4厘米大小的苗。 这段时间不喂食,只吃原本养殖的浮游生物。

泥鳅种子

2 小苗分池养殖

3~4厘米的单株苗明显比水花大。 这时,喂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为适应苗的生长,开始分池养殖。 农户也可直接收购3~4厘米的苗木。

三、商品泥鳅养殖管理

育苗10天以上,苗长到5厘米左右即可出钓。 挑选体质健壮、大小均匀的苗苗,移入灭菌池进行商品泥鳅养殖(苗苗放养情况见表3)。 养殖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调节水质

勤加新水,换水时放掉部分旧水,再注入新水,每周换水1-2次,并定期施用“EM制剂”调节水质。 根据水质情况,适时追施肥料,水质保持一定的肥力,使水体始终处于活泼凉爽的状态。 水的颜色以黄绿色为宜,PH值在6.5~7.5之间。

2 饲料喂养

每亩设置6个饲料桶,每桶盛泥鳅膨化生物饲料5公斤,每天24小时投喂,3天后再投喂。 开始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2%,粒度为0.3毫米。 连续喂食10天后,换成0.6mm喂料,连续喂料10天后,换成0.8mm喂料。 又过了10天,养殖期满1个月,再用1毫米的饲料喂养。 此时将饲料由料斗改为喂料器,饲料蛋白质含量调整为38%,由24小时喂养改为每天8个时段定时喂养。 每天早上7:30开始喂食。 喂30分钟。 夏季喂食需避免高温(中午不喂)。 每亩投饵器2个,4~5亩的池塘可设投饵器6~7个。

台湾泥鳅喂食现场

3 渔获物清单

台湾泥鳅经过3-5个月的正常养殖,体型可达7-10厘米。 10月以后基本不进食,干塘就可以钓了。

4 疾病预防

台湾泥鳅最常见的病害有腐皮病、烂鳃病、水霉病、拔毛虫病等,一旦发病,泥鳅就会大量死亡。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为主。 定期使用生物制剂(酵母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等)调节水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定期使用中草药防治疾病,使用杨树花应对泥鳅的应激反应,坚持不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

4. 产量与效益

面积90余亩,泥鳅养殖约20亩。 为了便于分析养殖情况,我们选取​​其中一个5亩塘口对泥鳅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总结总结。 详情见表 3。

注:本结果选取2017年台湾泥鳅养殖情况

五、总结

1、进行种子繁殖栽培。 苗木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很大比重。 如果从外地购买苗木,往往会因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泥鳅养殖简单易行,可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

2、泥鳅是地方品种,繁殖周期短。 对水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 它对低溶氧的抵抗力比一般鱼类高很多。 肠道呼吸功能。 一些养殖户一味追求生产,养殖密度过高,导致病害频发,泥鳅大量死亡。 养殖户采用适宜的养殖密度,加强池塘水质调控,促进泥鳅生长,提高成活率,规避养殖风险。

3、泥鳅能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类、水生高等植物残体为食。 适当给池塘施肥,培育多种饵料生物,既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以满足泥鳅杂食性的特点。

4、不同阶段泥鳅的市场价格差异很大,直接影响养殖效益。 选择合适的销售季节也很重要。